《年少日记 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》

《年少日记 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》

评分:8.0分,一部故事颇为简单直接的剧情片,故事在人物的刻画立体,及靠细节去推进片末(电影最后三分之一)的催泪情节。作为“首部剧情片”的电影来说,《年少日记》的表现不错,也值得一看。 (0.0-5.9:割凳之作;6.0-6.9: 不好看;7.0-7.4: 好看;7.5-7.9: 好看,但还想重看;8.0-8.9:不仅好看,还会想重新留意当中的细节;9.0-10.0:笔者心目中的经典电影) 《年少日记》是一部较迟才在马来西亚上映的电影,在香港其上映的档期与《白日之下》颇为接近,甚至两部电影的监制都是尔冬升导演,亦讲述社会议题(前者是真实发生在香港的院舍丑闻,后者则是十几年前发生在导演身上的学院同学自杀事件)。难免会令人为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,笔者也开玩笑地说这是《年少之下》或者《白日日记》。但笔者在观影后,觉得前者靠很多的细节慢慢推进电影的催泪点,而后者则是倾向靠事件去推进电影的催泪点,两部电影的风格截然不同。 《年少日记》的故事颇为简单,讲述的是一个中学老师(郑有俊)为了追查一封没有署名的遗书而翻开已故哥哥(郑有杰)的日记,并回忆起当年不堪的童年经历以及展开自我疗愈的故事。但细节却很多,例如有俊的前妻雪儿怀孕了,但有俊的表现并不是开心而是希望把孩子给打掉,因为自身的童年阴影导致自己不敢踏出养育孩子的这一步,亦造成与前妻离婚的导火线。又或者,有俊当初会被雪儿吸引,是因为她喜欢拿着河马玩偶与自己对话,这让有俊在情感上投射出对已故的哥哥的思念,因为他也喜欢拿着玩偶与自己对话。这类的细节,让这部电影变得更加有血有肉。 笔者蛮喜欢兼任编剧的导演为片中有俊的角色刻画。有俊这个角色,大致上能在电影里分成三个部分。有俊小时候读书成绩很好的乖小孩,因为他知道如果他成绩好的话才不会被父亲体罚,同时也有些鄙视成绩不佳的哥哥。甚至,临别前也不想让哥哥多抱一下、多聊一点。 在哥哥自杀后,有俊陷入了自责,自责自己为什么在临别前也不想让哥哥多抱一下、多聊一点,可能聊了之后哥哥会选择不会自杀呢?他曾翻开过哥哥的日记,知道哥哥想成为一个懂的鼓励学生的好老师(哥哥心中的Miss Chan)。之后,那本日记就被封尘了,直到一封没有署名遗书的出现。在那之后,有俊便潜移默化地活成哥哥的样子亦完成哥哥未能完成的梦想。此外,开始变得略微叛逆、怨恨父亲间接杀死了哥哥及母亲离开这个家。但这些创伤却在有俊身上看不到他已经得不到疗愈,导致其婚姻的不顺。 直到看完哥哥的日记,开始自己写日记,与自己和解。同时,从父亲秘书得知父亲一直都放不下有杰的自杀,这才在父亲弥留之际与父亲和解。并在父亲丧礼上,将自己的日记交给前妻,完成自我疗愈的过程。并在最后找出了想要自杀的学生,笔者一开始还以为是周汉宁饰演的Vincent 想要自杀,因为他在《白日之下》饰演的院友选择跳楼自杀,所以以为这次会饰演自杀的学生。 看完这部电影,笔者对大的感触是当中的一些对白,尤其是“抑郁不是一种选择,他已经没有自理能力,还要求他轻生时想及别人感受?会不会太苛刻?”。在看这部电影,在听到这段对白之前,可能看到自杀的新闻,笔者都会冷冷的带过。但在看完这部电影,亦回想自己过去的情绪起伏,原来情绪病在现代社会里算是常见的疾病,可能在你我身边的朋友或家人都可能需要面对情绪病。 在这白日之下,我们可能选择将情绪病给视而不见,或者扫入地毯下。因为我们的社会真的够开放吗?能不戴有色眼光去看情绪病吗?好像不能,片中母亲的角色曾在片中说过类似以下的对白,“神经科是给神经病的人去看的,普通人为什么要去看?”,这句对白也是大众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误解。甚至认为一个人看上去好好的,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呢?笔者在过去几年里,走过数次的低潮,表面上看起开可能没什么,可能写比较多的笑话或梗,但不代表那个人不在较为黑暗的世界里。不是说看到一个人突然变得抑郁就是反常,反常亦可以是对方突然变得非常兴奋或有冲劲。如果觉得自己不开心或有些反常,在适当的时候找身边的朋友聊一聊,心情会好过一些。 总得来说这是一部非常抑郁的电影,其余韵亦让笔者想到一些关于自身情绪的事情。但很幸运有机会在电影院看到这一部,因为这个故事不但感人,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如果选择做多一点,多关心身边的人多一点,那这个社会会不会变得更加好呢?
评分:8.0分,一部故事颇为简单直接的剧情片,故事在人物的刻画立体,及靠细节去推进片末(电影最后三分之一)的催泪情节。作为“首部剧情片”的电影来说,《年少日记》的表现不错,也值得一看。 (0.0-5.9:割凳之作;6.0-6.9: 不好看;7.0-7.4: 好看;7.5-7.9: 好看,但还想重看;8.0-8.9:不仅好看,还会想重新留意当中的细节;9.0-10.0:笔者心目中的经典电影) 《年少日记》是一部较迟才在马来西亚上映的电影,在香港其上映的档期与《白日之下》颇为接近,甚至两部电影的监制都是尔冬升导演,亦讲述社会议题(前者是真实发生在香港的院舍丑闻,后者则是十几年前发生在导演身上的学院同学自杀事件)。难免会令人为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,笔者也开玩笑地说这是《年少之下》或者《白日日记》。但笔者在观影后,觉得前者靠很多的细节慢慢推进电影的催泪点,而后者则是倾向靠事件去推进电影的催泪点,两部电影的风格截然不同。 《年少日记》的故事颇为简单,讲述的是一个中学老师(郑有俊)为了追查一封没有署名的遗书而翻开已故哥哥(郑有杰)的日记,并回忆起当年不堪的童年经历以及展开自我疗愈的故事。但细节却很多,例如有俊的前妻雪儿怀孕了,但有俊的表现并不是开心而是希望把孩子给打掉,因为自身的童年阴影导致自己不敢踏出养育孩子的这一步,亦造成与前妻离婚的导火线。又或者,有俊当初会被雪儿吸引,是因为她喜欢拿着河马玩偶与自己对话,这让有俊在情感上投射出对已故的哥哥的思念,因为他也喜欢拿着玩偶与自己对话。这类的细节,让这部电影变得更加有血有肉。 笔者蛮喜欢兼任编剧的导演为片中有俊的角色刻画。有俊这个角色,大致上能在电影里分成三个部分。有俊小时候读书成绩很好的乖小孩,因为他知道如果他成绩好的话才不会被父亲体罚,同时也有些鄙视成绩不佳的哥哥。甚至,临别前也不想让哥哥多抱一下、多聊一点。 在哥哥自杀后,有俊陷入了自责,自责自己为什么在临别前也不想让哥哥多抱一下、多聊一点,可能聊了之后哥哥会选择不会自杀呢?他曾翻开过哥哥的日记,知道哥哥想成为一个懂的鼓励学生的好老师(哥哥心中的Miss Chan)。之后,那本日记就被封尘了,直到一封没有署名遗书的出现。在那之后,有俊便潜移默化地活成哥哥的样子亦完成哥哥未能完成的梦想。此外,开始变得略微叛逆、怨恨父亲间接杀死了哥哥及母亲离开这个家。但这些创伤却在有俊身上看不到他已经得不到疗愈,导致其婚姻的不顺。 直到看完哥哥的日记,开始自己写日记,与自己和解。同时,从父亲秘书得知父亲一直都放不下有杰的自杀,这才在父亲弥留之际与父亲和解。并在父亲丧礼上,将自己的日记交给前妻,完成自我疗愈的过程。并在最后找出了想要自杀的学生,笔者一开始还以为是周汉宁饰演的Vincent 想要自杀,因为他在《白日之下》饰演的院友选择跳楼自杀,所以以为这次会饰演自杀的学生。 看完这部电影,笔者对大的感触是当中的一些对白,尤其是“抑郁不是一种选择,他已经没有自理能力,还要求他轻生时想及别人感受?会不会太苛刻?”。在看这部电影,在听到这段对白之前,可能看到自杀的新闻,笔者都会冷冷的带过。但在看完这部电影,亦回想自己过去的情绪起伏,原来情绪病在现代社会里算是常见的疾病,可能在你我身边的朋友或家人都可能需要面对情绪病。 在这白日之下,我们可能选择将情绪病给视而不见,或者扫入地毯下。因为我们的社会真的够开放吗?能不戴有色眼光去看情绪病吗?好像不能,片中母亲的角色曾在片中说过类似以下的对白,“神经科是给神经病的人去看的,普通人为什么要去看?”,这句对白也是大众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误解。甚至认为一个人看上去好好的,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呢?笔者在过去几年里,走过数次的低潮,表面上看起开可能没什么,可能写比较多的笑话或梗,但不代表那个人不在较为黑暗的世界里。不是说看到一个人突然变得抑郁就是反常,反常亦可以是对方突然变得非常兴奋或有冲劲。如果觉得自己不开心或有些反常,在适当的时候找身边的朋友聊一聊,心情会好过一些。 总得来说这是一部非常抑郁的电影,其余韵亦让笔者想到一些关于自身情绪的事情。但很幸运有机会在电影院看到这一部,因为这个故事不但感人,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如果选择做多一点,多关心身边的人多一点,那这个社会会不会变得更加好呢?